心理干预对伴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伴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抑郁状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病患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心理干预组于第一次测试时即开始实施为期半年的连续心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健康教育、个别深入的心理治疗、家庭和社会支持治疗等;对照组无特殊干预措施。两组均于开始时测试一次和半年后测试一次,其两次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的测验。 结果:半年后心理干预组的抑郁因子较对照组抑郁因子低(p<0.01)。对照组生活质量有下降,心理干预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改善,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方面。 结论: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减少病患家属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病程迁延,社会功能下降明显的精神障碍,给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疾病复发对家庭是一个强烈的精神创伤.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给社会、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呈上升趋势。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常受歧视,有自卑感,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回避了原有的社会活动或改变了生活方式,这无疑对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患者家属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心理压力较大,加上传统观念对精神疾病的歧视,患者家属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伴发抑郁症状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状 心理干预 生活质量 家属抑郁状况
乔义俊
潍坊市荣复军人医院(261011)
国内会议
烟台
中文
204-207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