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内蒙古花敖包特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分析

花敖包特银铅锌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宝日格斯台苏木境内,是一个近年来发现的与岩浆岩活动有关的热液脉状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的矿物组合较为简单,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深红银矿、辉银矿、黄铜矿、磁黄铁矿、辉锑矿、辉铁锑矿、黄铁矿、毒砂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绿泥石、方解石、角闪石、萤石等。本文从花敖包特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数据出发,对矿区的含矿性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相对于中国东部陆壳丰度而言,本区非矿化岩石强烈富集Ag、As、Bi、Cd、Hg、In、Pb、Sb、Sn、Zn(K1=5):富集W(K1=1.2);Cu、Mo含量与地壳丰度大体相当。相对于非矿化岩石而言,矿化岩石强烈富集Ag、Cd、Cu、Hg、In、Pb、Sb、Zn(K2=-5);富集As、Bi、Mo、Sn(K2=1.2);W的平均含量与之大体相当。本区与矿化有关的岩石类型主要有砂岩、粉砂岩、角砾岩、炭质板岩和凝灰岩等。Ag、Pb在砂岩中含量最高,其次是粉砂岩、角砾岩、炭质板岩,凝灰岩中最低。Zn在砂岩中含量最高,其次是炭质板岩、粉砂岩、角砾岩,凝灰岩中最低。成矿元素浓集序列为(K=1.2)Cd→Sb→As→Ag→Pb→Zn→In→Hg→Bi→Sn→W→Cu→Mo。因子分析结果表明3个具有成矿意义的元素组合,分别为:F1为Pb-Hg-Ag-Zn-Cd-Sb-Cu-Sn-In组合,可能代表银铅锌主成矿阶段,同时伴有Hg、Cd、Sb、Cu、Sn、In等矿化组分的高度浓集;F2为Bi-In-Sn组合,可能代表又一次硫化物矿化阶段,主要形成Sn、In和Bi的硫化物;F3为W-As-Mo组合,可能代表热液W、As(毒砂化)、Mo矿化蚀变阶段,主要形成毒砂、辉钼矿和黑钨矿或白钨矿。说明该矿床经历了从高温到中温、低温的多个矿化阶段。

银铅锌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含矿性分析 花敖包特

郭令芬 陈永清 秦东锐 韩学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2009全国数学地球科学与地学信息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108-108

2009-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