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对象级的遥感影像分类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检测与分析中的应用——以北京市海淀区韩家川村及马连洼村为例

实施土地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必然引起土地利用变化。及时准确的掌握这种变化情况,对指导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2001年与2006年北京海淀地区韩家川村及马连洼村IKONOS与QuickBird遥感影像,对比采用传统的基于象素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进行影像分类,并进行对照分析,然后运用马尔可夫模型来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表达该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水平和发展趋势,最后对该地区土地未来的发展规划给予一些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5年来,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呈衰退趋势。54.02%的耕地被建筑用地所占用,造成耕地面积大幅度下降;园地面积下降也十分迅速,达到1倍之多;生态用地中林地、草地与水域保持相对稳定;建设用地有所增加,而未利用面积增加幅度较大。

遥感技术 土地利用分类 影像分类 土地利用变化

宁敢

中国地质大学

国内会议

2009全国数学地球科学与地学信息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445-445

2009-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