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3.0T MR对肝细胞癌介入治疗疗效评价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随着影像学发展,应用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在治疗前对HCC进行准确评价,指导临床选取最佳治疗方案,准确判断各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改变,正确评价介入治疗后复发及坏死、瘢痕组织,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磁共振设备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磁共振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等具有其他影像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在HCC诊断及治疗疗效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正逐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和认可。本单位通过3.0T磁共振及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前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3.0T MR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可用于评价不同组织弥散状态,但不能用于预测HCC分化程度。Ⅰ-Ⅳ级不同分化程度、不同级别肝细胞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肝细胞癌 介入治疗 疗效评价 影像学技术 核磁共振

梁长虹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影像医学部(510080)

国内会议

2009(首届)中国医学影像学科融合高峰论坛

深圳

中文

24-25

2009-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