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前,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syndrome)被称为撞击综合征(impingement syndrome)。早在19世纪,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肩峰下间隙内的病变与肩部疼痛有着密切的关系。1909年,Goldthwait首先使用了“撞击”(impingement)一词,但此后很长时间,人们认为撞击发生在肩峰外端甚至整个肩峰。直到1972年,Neer才对肩峰下撞击进行了正确而详尽的描述,并沿用至今。近20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ASD)逐渐成为治疗该病的标准技术。本文从解剖、病因及损伤机制、分类、症状及诊断、影像学检查、手术步骤及并发症等方面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进行了介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部疼痛 功能障碍 损伤机制 关节镜 肩峰下间隙减压术

崔国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09”全国肩关节功能重建(成都)学术研讨会

成都

中文

19-23

2009-03-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