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感染性休克的容量复苏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脓毒症这个词最早由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直到1991年在芝加哥会议上,提出在侵入感染引起临床炎症时使用脓毒症这个词,同时建议使用SIRS的概念来描述独立于原因之外的系统炎症反应的临床表现。近十年虽然对炎症、介质的研究所取得的令人欣喜的成就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治疗和预防MODS和MOF的发生,但同时在器官和系统基础方面的进展也验证了现代医学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向医生提出了挑战,要求他们在现有的能力上提高技术和对机体的了解。本文介绍了感染性休克容量改变的病理特点,简述了感染性休克血管活性药物的支持,并指出探索规范的诊断手段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建立规范的治疗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感染性休克 容量复苏 血管活性药物 脓毒症 规范治疗

黄青青

昆明医学院附属二院麻醉科 SICU

国内会议

第十三次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2008年西部麻醉论坛暨四川省医学会第十六次麻醉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153-155

2008-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