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应用于开颅手术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拟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对拟行开颅手术的幕上肿瘤患者分别全程给予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或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种方法对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两组病人在诱导期、维持期和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苏醒的速度和质量等临床特征,以研究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应用于开颅手术的可行性,为临床更好的应用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26例拟行择期开颅手术的幕上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组(TIVA组)和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组(VIMA组)。在BIS监测下,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腰段脑脊液压力和脑灌注压等指标的改变,以及两组病人恢复期情况。 结果:TIVA组患者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明显短于VIMA组。从麻醉诱导至手术结束后30min,TIVA组患者心率明显低于VIMA组。TIVA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在气管插管后5min,15min和切皮后5min明显低于VIMA组。TIVA组患者腰段脑脊液压力从气管插管后5min到手术开始均明显低于VIMA组,且明显低于基础值;VIMA组患者腰段脑脊液压力从气管插管后5min到切皮后5min均明显高于基础值,但从手术开始后30min至手术结束后30min均明显低于基础值。TIVA组患者脑灌注压在气管插管后5min,15min和切皮后5min明显低于VIMA组。 结论:与七氟醚VIMA相比,瑞芬太尼/异丙酚TIVA可提供较早的拔管,更快的苏醒,同时伴有较低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较低的腰段脑脊液压和脑灌注压。两种方法均可安全应用于神经外科麻醉。

七氟醚 瑞芬太尼 异丙酚 吸入麻醉 开颅手术 脑灌注压 脑电双频指数

廖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国内会议

第十三次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2008年西部麻醉论坛暨四川省医学会第十六次麻醉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382-388

2008-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