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清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发病情况、特点,并分析清晨血压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将6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为清晨高血压组(MP+)和非清晨高血压组(MP-),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多谱勒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平均内中膜厚度(1MT),取两者IMT最大值(CBMmax)为主要参考指标,并与30例血压水平正常的健康人(NS组)进行比较。 结果:与NS组比较,高血压组(MP+和MP-)CCA和ICA的Vm明显降低,PI、RI明显升高(P<0.05);与MP-组相比,MP+组CCA和ICA的Vm显著降低,PI、RI明显升高(P<0.05);与NS组相比,高血压组(MP+和MP-)(CBMmax明显升高(P<0.05);与MP一组相比,MP+组CBMmax显著升高(P<0.05);与NS组(23.3%)比较,MP+组、MP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分别为63.6%、53.3%:与MP-组相比,MP+组斑块检出率差异亦显著升高(P<0.05)。 结论:近1/3的EH患者存在清晨血压增高的现象,高血压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清晨高血压能够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高血压 颈动脉硬化 病理生理学
郭志军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华侨干部病房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1-73
2007-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