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岛县0~18岁儿童伤害的社区调查

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海岛县儿童伤害的特点,以及最常见的伤害类型,以便为今后开展伤害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并为科学有效地制定儿童伤害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社区调查方案,对海岛县0~18岁儿童的伤害情况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结果:共调查儿童452例,平均年龄11.23岁(4.63),其中228(50.4%)名儿童受过伤害。男童比女童更容易发生伤害(OR=2.273);与高中/中专学生相比,学龄前、初中儿童更容易发生伤害,OR值分别为2.942、2.590。跌倒/坠落为儿童的首位伤害外因(占43.9%),其次为无生命机械力损失、烧烫伤、运输伤害和有生命机械力损伤。伤害类型在性别,文化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跌倒主要发生在家中(43.0%);伤害发生时正在进行的活动以休闲活动(35.0%)和体育活动(23.0%)为主;主要受伤部位为膝和小腿(占40.0%),跌倒/坠落儿童中73.0%发生浅表损伤,伤害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分别为78.0%、19.0%。跌倒/坠落受伤后大部分儿童(74.0%)可自行处理。 结论:男童,学龄前儿童是重点保护人群,跌倒/坠落是调查社区儿童的首位伤害原因,且具有其特点,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以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儿童伤害 社区调查 预防控制

李丽萍 刘晓剑 余海鹏 李志扬

汕头大学医学院伤害预防研究中心,中国广东

国内会议

第五届亚洲安全社区会议

北京

中文

746-752

2009-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