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过程中铝质矿物迁移转化及其颗粒物形成机制的研究
采用低温灰化、高温灰化、沉降炉燃烧和热重实验等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能谱仪(FSEM-EDX)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灰化灰、燃烧产物以及燃烧高铝煤电厂灰样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高铝煤中的铝质矿物主要是勃姆石和高岭石;高岭石高温脱水分解形成莫来石,勃姆石500℃时脱水形成γ-Al2O3,γ-Al2O3随着温度升高转化为θ-Al2O3,θ-Al2O3微晶在1010℃高温下开始熔融聚合形成α-Al2O3;升高温度或增加O2浓度均能显著增加细颗粒的生成量,θ-Al2O3微晶向α-Al2O3的转变对细颗粒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
铝质矿物 微区结构 演化机制 颗粒物形成 煤燃烧 低温灰化 X射线衍射仪
张军营 赵永椿 李海龙 晏恒 郑楚光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430074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8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