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当代东西方科学技术交流中的权益利害与话语争夺——黄禹锡事件的后续发展与定性研究

2007年11月是一段令人感慨的岁月,黄禹锡被认定学术作假500天后,哈佛大学达利教授以确认黄氏干细胞株有效而功成名就;再过100天之后,体细胞克隆猴胚胎出笼,“基因鸡尾酒”诱导的干细胞上桌,三项有关生命本质的突破性技术全部被美日科学家尽收囊中,黄禹锡在衡量成败的东西方双重标准中不言放弃。始于2005年底的黄禹锡学术事件,标志了东西方科学技术共同体,终止了延绵数千年的童贞交流史,开始了政治经济利益博弈下的新一轮交往,极具对当下科技战略、伦理标准和学术规范等科学层面的反思价值。有关这一研究领域的创新论题,涵盖本人的博士论文始终,并已基本完成了科学史层面上的比较研究。

黄禹锡事件 干细胞 科学话语权 政经博弈 科学政治学

方益昉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上海,200240

国内会议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跨学科学术研讨会

安徽黄山

中文

1-11

2009-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