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混淆可能性”与我国商标侵权制度的完善

作为商标法中的基本范畴,“混淆可能性”既是侵权认定的主要标准,又是商标审查(评审)的重要尺度。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商标来说,其权利边界都取决于“混淆可能性”;即便是驰名商标,要确定其保护范围也离不开这一基本范畴。尽管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主要条款却避开了“混淆”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混淆可能性”的基准性地位,误导商标执法、司法活动。《商标法》第三次修订在即,我国立法机关应遵循商标法制的运行机理,以“混淆可能性”为基准重构商标侵权规范和审查(评审)规则。

混淆可能性 商标侵权 商标法 权利边界

彭学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中国法学会2009民法年会

武汉

中文

1-13

2009-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