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主义福利体制的特征、限度及其转变——兼东亚福利体制研究述评
在福利体制研究中,除了对经典的自由主义、保守-合作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三大福利国家体制的研究有所深入之外,有关东亚福利体制的描述、解释与分析工作也取得了重要成果。首先,福利体制这一更具全球适用性的概念的出,为厘清福利国家的本质与考察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体制类型提供了更恰当的框架。其次,从福利体制概念出发,以社会政策对经济目标的从属性关系为落脚点的生产主义福利体制概念突出东亚国家在社会政策制定中的“生产性”取向,被认为是把握了与东亚经济体的“国家发展主义”相呼应的福利体制的核心特征。然而,生产主义福利体制根植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人口结构变化、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发展状态变化都会对其可持续性产生重要影响,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充分显示,生产主义福利体制的可持续性存在诸多问题。而主要国家近十年以来的福利改革也对生产主义福利体制研究提出了挑战,如何超越静态的概念描述,把握到体制变迁的动态过程是其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东亚国家 生产主义 福利体制 社会政策
楼苏萍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1-11
2008-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