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下三种酰胺类农药在水中的非生物降解初步研究
乙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是广泛使用的酰胺类芽前除草剂,施用后通过沉降、地表径流等途径进入水环境,可能危害水生生物、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和饮用水安全。水环境中的持久性是农药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已有的水中酰胺类农药降解研究多以蒸馏水、河水为基底、实验室内控制温度和光源为主,降解半衰期范围变动很大,对实际水环境中、自然条件下降解过程的指导意义有限。本实验于2008年3-5月在厦门室外自然的温度、光照条件下,对乙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在超纯水、河水和海水中的水解和非生物降解(水解+光解)进行了研究。
酰胺类农药 非生物降解 水生生态系统
宋伟 陈猛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361005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57
2008-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