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磁性纳米Fe3O4@Au颗粒分离富集水体中典型污染物

本文以具有超顺磁性的粒径为10nm左右Fe3O4纳米颗粒(Fe304NPs)为核,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的方法,制备了外壳为金的“核壳式”Fe3O4@Au NPs;对该材料分别用端头为竣基的巯基十一酸(HS(CH2)10COOH)和端头为甲基的巯基十一烷(HS(CH2)11CH3)进行表面修饰后,得到两种具有不同类型表面膜性质的磁性固相萃取剂。将0.05g萃取剂分散到50mL水溶液中,水体中的多环芳烃、双酚A、辛基酚、壬基酚、十二烷基磺酸钠均能够被定量的吸附,在烧杯底部放置一块钱铁硼强磁铁,悬浮在水溶液中的萃取剂迅速沉降聚集至烧杯的底部,吸附在固相萃取剂上的目标分析物用10mL乙腈即可完全洗脱。通过对比两种萃取剂对上述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发现,表面修饰HS(CH2)11CH3的Fe3O4@AuNPs对目标物的萃取能力与目标物本身的疏水性相关,不具有电荷选择性;而表面修饰HS(CH2)10COOH的Fe3O4@Au NPs对目标物的萃取既表现疏水性作用机理,也表现静电吸附或者排斥机理。当溶液的pH值大于HS(CH2)10COOH的pKa时,羧酸水解,表面膜带负电荷,带同种电荷的目标物如SDS等在静电斥力的作用下,萃取效率显著降低,中性分子多环芳烃则不受影响。同时,考察了以小牛血清蛋白(BSA)为代表的蛋白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SA浓度大于1000ppm时,对SDS和双酚A、辛基酚、壬基酚的萃取率显著降低。

核壳式磁性 纳米金颗粒 固相萃取剂 分离富集

赵晓丽 蔡亚岐 牛红云 史亚利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会议

大连

中文

328

2008-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