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用于环境基因毒性物质检测的微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基因毒性物质(genotoxin)是能够损伤DNA或者改变DNA序列的一类物质,如抗癌药物,不饱和醛以及DNA 染料等等。由于它们引起生物体遗传学的改变(或损伤),因此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利用笔者实验室自组装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作为分析手段,构建了E.coli生物传感器,其对典型的基因毒性物质nalidixic acid的检测限为4μM,而使用酶标仪测量荧光强度对其的检测限为15μM。本实验室构建的微生物传感器具有快速检测的特点,菌株诱导1~2h即可分析。同时利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作为分析手段,使得该检测方法相对其它方法具有分析样品少(纳升级)、灵敏度高和检测限低的优势。

基因毒性物质 微生物传感器 基因改造

陈芝兰 吕美玲 王智鑫 庄国强 汪海林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会议

大连

中文

359

2008-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