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CellSense生物传感器的垃圾渗滤液毒性分析

在我国,垃圾填埋是一种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城市垃圾在填埋过程中和填埋场封场后都会伴随着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的有机物多为芳烃、烷烃、烯烃类、酸类、酯类、醇、酚类、胺及酰胺类等,有些已被确认为可疑致癌物、促癌物和辅助致癌物,渗滤液中还含有大量致病菌群和一些重金属,若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危害。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有毒污染物进入环境,其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国内外已研究开发了以微生物的发光、细胞生长、呼吸、ATP水平、酶活性变化等生理指标为指征的多种毒性评价方法。其中,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微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环境监测领域倍受重视。本研究采用基于大肠杆菌(E.coli)的新型Ce1lSense生物传感器,对上海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垃圾渗滤液原液(C1号)、兼性塘C2号)、曝气氧化塘C3号)、矿化垃圾生物床(C4号)和FeC内电解(CS号)各处理单元的水质毒性进行跟踪分析。

生物传感器 垃圾渗滤液 毒性分析

王学江 贺莹 王虹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会议

大连

中文

443

2008-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