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抑制小球藻生长的生理机制初探
本文以普通小球藻为受试生物,采用批量培养方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的抑藻效应,通过营养元素吸收、Zeta电位、酸性磷酸酶和亚显微结构的测定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TAC浓度在0.1~1mg/L范围内随浓度升高对小球藻的抑制作用增强,96h抑制小球藻生长的半效应浓度(96h-EC50)为0.18mg/L。0.3mg/L CTAC作用8d后,对小球藻生物量的抑制率为70.7%,对氮和铁单位吸收量的抑制率分别为83.9%和86.2%,藻细胞Zeta电位从-12.5mV提高至-6.7mV,酸性磷酸酶相对活力降至23.1%,藻细胞出现明显的质壁分离、蛋白核扭曲和溶酶体膨胀等现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CTAC提高了藻细胞Zeta电位,抑制了小球藻对氮和铁的吸收,影响磷的代谢并引起亚显微结构的改变。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小球藻 酸性磷酸酶 亚显微结构 生理机制
许银 葛飞 朱门君 喻方琴 王娜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湘潭, 411105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572
2008-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