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6年珠三角观测期间OH和HO2自由基的测量

OH和HO2自由基化学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和区域空气污染的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推进这项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开展包括 OH和HO2自由基直接测量的综合性野外观测。但是它们的化学寿命很短、浓度极低,其测量工作是迄今为止大气化学领域最富挑战性的工作之一。本文介绍了2006年,北京大学与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uelich)等单位合作在珠三角地区进行的一次大型空气质量野外观测,观测期间总共记录了超过9000个数据点的OH和HO2自由基的浓度信号(时间分辨率为40-70s),其中大约有七天时间得到了完整和连续的测量。

自由基 激光诱导荧光 区域空气污染 空气质量 野外观测

陆克定 张远航 Andreas Hofzumahaus Franz Rohrer Andreas Wahner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Institut fuer Chemie und Dynamik der Geosphaere II: Troposphaere Forschungszentrum Juelich, Juelich,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会议

大连

中文

685-686

2008-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