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毛竹对稻瘟病菌(Magnapor the grisea)非寄主抗性的初步研究

非寄主抗性是植物对大多数潜在的致病微生物所表现出的抗病形式,是植物对致病微生物的最普遍和持久的抗病形式。本文尝试建立了毛竹—稻瘟菌非寄主抗性互作系统,从组织水平初步分析毛竹对稻瘟菌表现的非寄主抗性。结果表明,使毛竹叶片产生过敏性坏死反应的稻瘟菌的接种浓度以1×106 cfu/ml 为佳;所接种的叶片最好选取嫩叶;接种到毛竹嫩叶的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能够萌发形成附着孢,但细胞内菌丝数量很少;且在坏死部位有强烈的木质化以及防卫物质的积累。破坏了腊质层的叶面接种稻瘟病菌并不会形成过敏性坏死反应,初步推测,是毛竹叶片腊质层中的障碍物赋予毛竹对稻瘟菌的非寄主抗性。

毛竹 稻瘟病菌 非寄主抗性 抗病形式 细胞内菌丝

郭小勤 桂仁意 汤定钦 方伟

浙江林学院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临安 311300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

四川雅安

中文

313-315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