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龙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及影响因子分析
随着区域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扎龙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扎龙湿地区域的气象数据、1986~2002年间8个时段的Landsat TM 影像及2006年的SPOT4影像数据和扎龙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的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近20 a来扎龙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分别比1951~1980年的年平均气温高出1.2 ℃和1.8 ℃。与1986年相比,2002年扎龙湿地的湖泊及水库面积减少了15.17%;明水面面积下降了49.36%。这一期间,扎龙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产量、渔类产量、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减少,湿地退化程度十分严重。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同时,扎龙湿地上游地区也建设了60余座水库,并在湿地内部兴建了大量的人工沟渠、堤坝和道路。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不仅截留了大量本应直接流入湿地的水体,使湿地蓄水量明显下降,也使湿地破碎化程度加剧。根据扎龙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现状,就扎龙湿地保护与恢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湿地生态系统 扎龙湿地 湿地保护 气候变化
佟守正 吕宪国 苏立英 姜明 姚允龙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1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12 International,Crane,Foundation,World,Center,for,the,Study,and,Preservation,of,Cranes,Baraboo,WI,5391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79-184
2008-07-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