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环泡滞洪区的水文功能研究

三环泡滞洪区对洪水的调蓄空间主要由滞洪区内的自然泡沼、周边围堤形成的防洪库容即显性空间和滞洪区湿地草根层、沼泽土壤或泥炭层中的孔隙所组成的隐性空间3部分组成。分析了三环泡滞洪区当前的水文情势的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结果表明,必须重视滞洪区在非汛期间的水量调控,有效维持滞洪区湿地土壤层的蓄洪能力,应确保不少于5 000 hm2水面,在冰冻季节湿地水深应大于2.0 m,防止湿地水域生物因连底冻出现死亡;应调整三环泡滞洪区周边的农业产业结构,防止依赖开采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水稻田继续发展;宜在三环泡滞洪区出口狼豁子处设计一个生态闸门,使其能有效调控三环泡滞洪区内的水位和泥沙平衡。经计算,三环泡滞洪区十年一遇滞洪区库容为2.43×108 m3,入库流量为520 m3/s,而泄量为154 m3/s,经调蓄减少为366 m3/s;地下水补充量达2 070×104~3 495×104 m3,可以使周边258~349 km2区域的地下水位回升1.0 m,表明其对七星河和挠力河流域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的调节功能相当明显。

湿地水文 滞洪区 调蓄空间 蓄洪能力

刘正茂 姜明 佟守正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

国内会议

2008年湿地科学研究进展与未来主要科学问题学术研讨会

长春

中文

242-248

2008-07-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