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互动机制

本文基于对我国各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反思以及区域空间集聚与扩散理论的分析,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首先是集聚效应,且集聚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但当集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程度时,就会产生扩散效应,进而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而集聚区则在更高一层次上再次形成新的集聚的结论。但是,扩散效应的发挥不能完全听凭市场的自发作用,也不能单纯地依靠政府的独自干预,而应是市场基础与政府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东部地区经过积聚效应,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生产要素向外扩散,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相互推动,需要四大机制的保障。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充分体现了市场与政府的统一,为四大区域的协调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东、中、西部相对的分工是为了更好地合作,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实现协调发展。东部比较优势是制造业,中部是农产品,西部是矿产资源。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来实现互动机制。

地区经济 互动机制 宏观调控

刘传江 冯碧梅

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暨”4+1”方经济论坛

西安

中文

1-11

2008-06-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