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全血中组织因子活性改变的意义
目的: 应用内毒素(LPS)刺激全血白细胞组织因子(TF)的表达及促凝活性(TF-PCA)增强程度,观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TF-PCA的改变及在诊断DIC 中的意义。 方法: 用内毒素刺激的全血复钙时间检测全血细胞TF 活性(Tissue Factor Clotting Time,TiFaCT),即在抗凝全血中加入或不加LPS 于37℃温育一定时间,然后复钙检查全血凝时间,根据全血凝固时间缩短的程度(△s)来判断TF-PCA的强弱。 结果: DIC、疑似DIC 患者TF-PCA 分别是(95.2±68.6、85.8±16.9)△s 与正常组(30.4±25.1)△s 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TFmRNA检测、TF-PCA 抑制实验结果提示TiFaCT 测定TF-PCA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论: DIC和疑似DIC患者在LPS刺激后TF-PCA明显增强,TiFaCT对于DIC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血细胞组织因子 促凝活性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魏文宁 胡豫 饶绘 熊丽丽 杨锐 杨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武汉 430022)
国内会议
湖北省微循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年会、武汉微循环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
武汉
中文
231-240
2008-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