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感染性心内膜炎205例临床分析

目的:调查和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提高IE的诊治水平。方法:按Duke诊断标准纳入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4年6月至2008年10月收治住院的205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心脏病情况、主要临床表现、血培养、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结果及预后等资料。结果:205例IE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69例(33.6%),先天性心脏病61例(29.8%),无心脏病基础42例(20.5%)。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脏杂音175例(85.4%),发热161例(78.5%)和进行性贫血124例(60.5%)。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183例(89.3%)。156例患者做血培养。阳性率为40.4%(63例),其中最常见为草绿色链球菌(31例,49.2%),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8例,28.6%)。108例IE经单纯内科治疗,病死率为3.4%(4/108),97例经抗感染治疗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为3.1%(3/97)。结论:IE的基础病因比率发生明显变化,草绿色链球菌仍是主要致病菌,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IE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及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成功治疗IE的关键。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分析 超声心动 血培养

饶希 王晓辉 吕晓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成都 610041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八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164-166

2009-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