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例分析
目的:比较本地区各级医院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谱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广州细菌耐药监测网3家医院2007年1月-12月收集的HAP病原菌临床信息。分析病原菌构成、临床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HAP最常见的3种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这三者总和占整个HAP病原菌的45.1%。省级和市级医院HAP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占据前3位。区级医院HAP以金葡菌为主,占28.3%,其次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3.3%)、大肠埃希菌(13.3%)和肺炎克雷伯菌(13.3%);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位居早发性HAP和晚发性HAP的第一位。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晚发性HAP中比率上升明显。分别居第2位和第6位。晚发性HAP中,神经系统疾病、近期手术史、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占有较高的比例;而症状改善率和细菌清除率较低。针对性用药在早发性和晚发性HAP中均偏低,分别为42.37%和20.68%。结论:广州地区HAP最常见病原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与2005年报道的全国6所医院病原学比率略有不同。晚发性HAP患者预后较差;神经系统疾病、近期手术史、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是其危险因素。针对性用药的比率低,应加强抗生素的规范化使用。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谱 临床特征 耐药监测
黎晓强 卓超 廖康 植志全 钟南山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学院),广州 51012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080 广州花都区人民医院,广州 510800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八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167-171
2009-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