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A族链球菌感染分离株抗生素耐药模式的研究
目的:了解我国儿科A族β溶血型链球菌分离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05年至2008年5所不同地区儿童教学医院分离的A族β溶血型链球菌371株,对分离的A族p溶血型链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19CR方法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分离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达94%以上,MIC50与MIC90均大于512 mg/mL;克林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6.9%、90.57%,和3.5%;分离株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则为100%。在371株分离株中观察到6种耐药模式。其中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联合耐药为主,占85.71%(316/378),其次为大环内酯类耐药和克林霉素耐药,占6.47%(24/371)。对2007-2008年191株红霉素耐药分离株中,ermB阳性菌株占分离株总数的95.81%(183/191),ermTR 4.19%(8/191),无mefA阳性株。tetM阳性株占91.10%(174/191),tetO阳性占0.52%(1/191)。结论:我国儿科流行的菌株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均耐药为主,ermB和tetM耐药基因常同时存在,提示可能位于同一转座子上联合传递。
链球菌 耐药模式 大环内酯 抗生素 四环素
冯利娟 杨永弘 俞桑洁 姚开虎 袁林 沈叙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北京 100045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八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231-233
2009-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