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鲍曼不动杆菌第I类整合子的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目的:了解第I类整合子在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携带率及各临床分离株在该院不同病区间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该院各病区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122株,用K-B法进行耐药性表型检测,使用PCR及核酸克隆测序分析等方法分析第I整合子的携带率其基因盒类型。采用RAPD-PCR技术对各临床株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单酰胺类和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表现为高度耐药(R>90%),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次之(>85%),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最低(约为17%);有102株鲍曼不动杆菌用PCR方法扩增出第1类整合子基因,产物长度多为1 800 bp;测序结果表明在第1类整合子中多携带有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或氨基糖苷腺苷转移酶基因,部分菌株检测出插入序列及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RAPD-PCR分析显示,该院鲍曼不动杆菌各临床分离株中有17种不同型别,其中有6种主要型别分别流行于呼吸科、ICU、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等。结论:该院鲍曼不动杆菌流行呈多重耐药表现,多携带有第I类整合子,各分子流行型别在各病区间的分布相对稳定。

鲍曼不动杆菌 整合子 多重耐药 抗菌药

李超 倪语星 陈栎江 姜爱英 卢峰 谢瑶瑶 吴庆 刘庆中 周铁丽 韩立中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浙江温州 32500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上海 200025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八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270-275

2009-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