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D15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分析
根据已发表的副猪嗜血杆菌D15基因鸟枪序列NZ_ABKM01000005,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副猪嗜血杆菌5型SP毒株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长约2400多bp的片段。将其进行T-A克隆,构建pETD15质粒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D15基因含有一个2418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805个氨基酸。与D15参考基因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8%。序列的5”端有一段1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该序列C末端最后10个氨基酸残基:Q-F-Q-F-S-I-G-G-S-F,具有典型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蛋白特征,对于蛋白定位于细菌外膜有重要意义。以pMDTD15质粒为模板,用PCR的方法扩增副猪嗜血杆菌D15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ET-28a(+)中,构建得到pETD15原核表达质粒,将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后,用IPTG诱导重组菌,并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诱导物。结果表明,pETD15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94kDa,融合蛋白能被副猪嗜血杆菌阳性血清识别,具有反应原性。将表达的D15蛋白免疫昆明小鼠和豚鼠后,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力。
猪细菌性疾病 副猪嗜血杆菌 外膜蛋白 D15基因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朱小宁 将大良 余兴龙 盛益颖 李润成 罗维 葛猛 刘俊奇 刘春红 肖利军
湖南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院,长沙 湖南 410128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858-862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