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前外侧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前外侧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要点、适应症;方法: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入院进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110名患者,随机分入传统后外侧入路组和前外侧微创入路组。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所有手术,分别记录纳入研究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状况、围手术期测量指标和术后功能随访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可比。手术时间、术后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前后位片股骨柄假体居中例数和股骨假体三点固定例数等指标无明显差异。前外侧微创入路组手术切口长度(7.49±0.86cm)、出血量(376.18±168.30ml)、围手术期输血量(410.09±136.46ml)、输血人数(36)及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30.76±21.77)显著减少。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前外侧微创入路组患者Harris评分(83.80±5.64)及Barthel指数(93.45±6.37)高于后外侧入路组,而术后3年随访结果没有差别;结论:前外侧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不影响假体稳定性的前提下能够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出血、促进机体康复。但此种术式需要一定特殊设备,对手术医师亦有较高要求。

关节成形术 全髋关节置换 微创手术

杨重飞 朱庆生 韩一生 朱锦宇 王海强 丛锐 张大伟

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科研究所关节外科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国际骨科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444-447

2009-08-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