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踝关节置换49例7年8个月随访报告
目的:观察人工踝关节置换治疗踝关节病损的远期疗效。 方法:自1997年10月~2007年12月,人工踝关节置换治疗踝关节疾患56例,包括踝关节骨关节炎28例,类风关2例,创伤性踝关节炎26例,其中距骨局限坏死2例,和胫骨骨折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小腿肌广泛切除后踝关节距下关节融合后1例。男44例,女12例;平均年龄48.2岁(28~66岁)。 结果:除6例失访外,余49例获平均7年8个月(3年~10年7个月)随访。术前、后踝关节功能采用Kofoed评价法和步态分析,术前踝关节功能62分(60~75)14例,42分(16~59)35例;术后优(85~100分)35例,良(75~84分)12例,差(60~74分)2例,无失败(<60分)患者,优良率96.6%。统计学分析(P<O.01)具显著意义。术前步态49例均为跛行步态(站立相超过55%);术后正常步态(15%~45%周期内)24例,轻微跛行(站立相45%~55%)22例,跛行(站立相超过55%)3例。术前、术后步态分析两组数据的统计学分析(P<O.05)有意义。 结论:人工踝关节置换对改善踝关节功能有良好疗效。
踝关节病损 关节成形 人工踝关节置换 远期疗效
毛宾尧 应忠追 王毳 司全明 李新春
宁波大学附属宁波市第一医院 315010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02-107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