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河三角洲北部互花米草盐沼湿地区与贝壳沉积区微生物群落的DGGE分析

采用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比较黄河三角洲北部互花米草盐沼湿地区与贝壳沉积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对DGGE图谱中10个主条带进行切胶、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贝壳沉积区微生物的种类相比较健康的米草区更丰富,贝壳沉积区独有的条带,菌群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乳球菌属(Lactococcus),与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同源性达100%;以及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黄杆菌目(Flavobacteriales)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的独岛菌属(Dokdonia)和噬纤维素菌属(Cellulopltoga),同源性分别为93%与96%。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健康的米草区和贝壳沉积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海滨盐沼湿地退化机制提供参考。

贝壳沉积区 微生物群落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盐沼湿地 退化机制

付慧 樊景凤 陈佳莹 李利利 刘长安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3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3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

大连

中文

142-149

2009-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