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选育世代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引进的SPF凡纳滨对虾亲本G0和G0繁殖的两个世代(G1,G5)共三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8个座位共获得64个的等位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冈数在5~13之间.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 4052~0.8693之间,其中有6个位点为高度多态位点,适合于多态性分析。8个座位丢失的和新产生的等位基冈共30个,占总数的47%.三个世代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1938,0.1961,0.2325,说明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对比显示世代间差异显著,而位点杂合度的比较却显示出不完全一致的结果.对近交系数Fis分析显示三个世代群体中存在近交,通过对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显示所有座位均显著偏离平衡,存在杂合子缺失.通过配对Fst和Nei遗传距离分析显示三个世代之间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说明种群结构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变异,变异可能来白丁突变,随机漂变和选择的共同作用。雌雄个体的基冈频率差异显著,说明雌雄个体可能受到不同的选择压力。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经过若干世代后,子代群体发生种质退化的现状,由此建议综合采用遗传育种的方法从引进的亲虾中筛选出性状优良稳定的子虾作为虾苗.
凡纳滨对虾 遗传变异 近亲交配 随机漂变 微卫星标记 种质退化 遗传育种
杨柯 马春艳 马凌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水产生物技术实验室,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水产生物技术实验室,上海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30-141
2009-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