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观音信仰超越对立的宗教情怀

观音信仰的产生和发展,经由印度、中国、亚洲到全球的地域跨度,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历史检验和实践,超越了性别对立,超越了阶级对立,超越种族对立,超越了地域、时间的局限,甚至超越了物种的对立,体现了大乘佛教宣扬的“平等”的实相,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有求必应,超越对立的宗教情怀。以丰富完善的经典系统,简单易行而和平的方式,用建立在爱与慈悲基础上的方便,满足了广大民众的宗教需要,实现了他们的宗教愿望,完成了宗教意义上的拯救和救赎,为探讨多元化背景下的宗教对话与发展的途径与模式,提供了参考例证。

观音信仰 宗教救赎 多元化背景 大乘佛教

唐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国内会议

2009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403-407

2009-05-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