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柔性结构生态环境工程系统在灾后重建边坡生态修复工程中的生物措施应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基本建设的飞速开展,筑路、水利、工民建、采石开矿等工程逐年增加,全国每年因此而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104 km2,其中大部份是边坡水土流失。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基础建设、水土流失、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维护,需要有效的过硬技术来支撑。本文介绍了边坡生物措施的概念、内涵和缺点,阐述了生态修复工程学中的先进生物措施和技术方法,分析了边坡传统生物治理相关理论措施,提出边坡生物治理的发展方向。

地质灾害 生物治理 柔性结构 边坡生态修复 水土流失

焦志军

忻州市农业区划委员会

国内会议

全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及生态修复交流研讨会

上海

中文

104-110

2009-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