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ALUX法测定PCBs污染土壤的光致二恶英类活性变化

多氯联苯(PCBs)是斯德哥尔摩首批列入控制的12种POPs之一,在我国主要用于电力电容器。上述设备多数已于20世纪80-90年代下线并被集中封存,其中地下石棺埋藏是主要的封存方式之一。由于多数埋藏点目前己超过设计年限,PCBs渗出而污染土壤的现象多有发生。本文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CALUX)来测定PCBs污染土壤的光致二恶英类活性变化。

多氯联苯 土壤污染 光致二恶英 CALUX法测定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

张望 余刚 卓琼芳 黄俊卿 村田弘司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北京,10084 日本株式会社日吉,近江八幡市 523-8555

国内会议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

宁波

中文

144-145

2009-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