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胸腰椎骨折晚期脊柱后侧凸畸形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晚期脊柱后侧凸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腰椎骨折晚期脊柱后侧凸畸形患者10例,术前后凸cobb角33°~68°(平均47°),侧凸cobb角30°~52°(平均38°)。其中单纯后路截骨矫形植骨内固定术2例;6例一期前路截骨松解、后路矫形植骨内固定术;2例先行前、后路一期截骨松解,牵引10-14天后再行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结果:本组病例随访9-36个月(平均23个月),术中、术后无脊髓损伤加重,腰背疼痛症状消失,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有所恢复,植骨部位均获得骨性愈合。后凸cobb角0.15°(平均9°)纠正率为79%,侧凸cobb角7-19°(平均13°)纠正率为71%。 结论:手术治疗有助于矫正胸腰椎骨折晚期脊柱后侧凸,重建脊柱矢状位及冠状位的平衡,并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应根据后侧凸的类型、畸形的柔韧性及躯干的平衡选择适当的融合范围和手术方式。

胸腰椎骨折 后侧凸畸形 脊柱融合术 手术治疗

严望军 周许辉 袁文 贾连顺 刘祖德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长沙

中文

231-236

2009-0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