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生物样品中铜的GFAAS检测及其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中的应用

肝豆状核变性(HLD)也称Wilson氏病(WD),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的隐性遗传病。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是由于血浆铜蓝蛋白合成障碍而致血液中白蛋白结合铜及游离铜增加,肠道铜的吸收增多,铜离子缓慢地在肝、脑、肾等全身各器官广泛沉积,出现锥体外系及肝症状等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其中低血清总铜和高尿铜是Wilson氏病显著异常的生化指标。铜的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示波极谱仪、X-射线荧光分析法以及原子吸收法。本研究针对生物样品个体差异大,基体成份复杂,微量元素测定干扰严重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铜,并根据生物样品中共存元素的相对量进行了干扰实验。本法简便,灵敏、快速,抗干扰能力较强。对精密度、准确度以及检出限等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应用临床诊断肝豆状核变性,取得了满意结果。

肝豆状核变性 生物样品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隐性遗传病 铜代谢障碍 临床诊断

杨凤华 余娟 邵国健

浙江省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 湖州 313000

国内会议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47-48,10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