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中的健康风险评价 ——以松花江水污染事故为例
本文分析了松花江水污染事故中人体对特征污染物硝基苯的暴露途径和剂量,参考美国环境保护局健康风险模型评估了此次事故中沿岸居民暴露硝基苯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松花江污染事故发生后,尽管江水中硝基苯的浓度水平有所提高,但生活饮用水中硝基苯的浓度仍然较低,基本低于国家饮用水质卫生标准(0.017mg/L);沿岸居民对水中硝基苯的暴露主要是通过经口(饮水)和皮肤接触两种途径:对于经口暴露途径,上下游人群对硝基苯的暴露剂量无明显差异,但都明显比对照点高1~5倍:对于经皮肤暴露途径,上游比下游高出0.3-2倍,且女性比男性高10%以上:上游暴露人群和下游部分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略高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10-6),但与对照点并无显著性差异。此次污染事故的健康风险基本可以接受。在评价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中,儿童的饮水暴露和妇女的皮肤暴露是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水污染事故 健康风险 硝基苯 生活饮用水
段小丽 王宗爽 王菲菲 聂静 于云江 赵秀阁 全占军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65-272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