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急诊现状和将来

在医学史的发展过程中,急诊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但作为一门新兴的二级学科,急诊医学的发展却还不到半个世纪。在上个世纪60年代,欧美等国家再次对急诊医学产生了重视,纷纷建立起急救系统并开展了急诊医学的研究工作。受其影响,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急诊医学,尤其是2003年在我国暴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治体系。但是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目前体制上的问题,也有急诊科医师自身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急诊现状的分析,提出将来的急诊科医师应该是经过急诊科规范化培训的具有一定专科背景的医师,他们在医疗工作中能妥善处理各种危急重症,并具备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急诊科的发展模式是“大急诊”的模式,以中心城市为单位,各个大中型医院的急诊之间相互协调,统一调度,保证对危急重症处理的时效性和合理性。

急诊医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紧急医疗救治 体系构建 危急重症

朱继红 徐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100044

国内会议

2008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8-10

2008-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