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京霾日气象要素的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初探

利用江苏省1961-2007年的霾气候整编资料和南京站2004-2008年的地面逐时观测资料,对南京地区近5年来,特别是初夏时期的重度霾天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南京以至长三角地区,初夏是霾的易发期,在此期间的天气形势有利于灰霾的形成;南京初夏,日较差较大,天空以多云为主,能见度变化不大,相对湿度的变化对霾的观测记录有关键性的影响;霾日的层结稳定度比较稳定,逆温不明显,混合层高度与霾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霾的生消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

灰霾天气 气候特征 气象要素 地面逐时观测 生消预报

俞剑蔚 陈曲 严文莲

江苏省气象台,南京 210008 南京市气象局,南京 210009

国内会议

第五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创新论坛

上海

中文

536-539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