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砷暴露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不同价态水砷暴露及高脂饲料加水砷暴露小鼠肝纤维的模型,并进行比较,拟为临床地砷病的防治提供较理想的实验模型。 方法:小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对照组(饮用自来水),iAs3+组和高脂饲料+iAs3+组(饮用300mg/L iAs3+水),iAs3+组和高脂饲料+iAs5+组(饮用300mg/L iAs3+水),每组20只。饮水砷暴露3、6、10个月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肝功能,HE染色及胶原特殊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造模3个月起,各砷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砷组动物肝组织HE染色就显示有不同程度肝损伤,表现肝细胞水样变性、脂肪样变性,点状或灶性坏死及炎性细胞侵润,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再生及纤维增生,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各砷组肝组织病理损伤逐渐加重,10个月Masson染色显示汇管区及中央静脉区纤维条索状增生,iAs3+组比iAs5+组更明显,高脂砷组肝损伤、肝纤维化程度更重(P<0.05)。 结论:成功建立了不同价态水砷暴露及高脂饲料加水砷暴露小鼠肝损伤、肝纤维化的模型,并进行了评价,为砷致肝损伤、肝纤维的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水砷暴露 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砷致肝损伤 地砷病防治
吴君 程明亮 张韵 欧兵 李玲 李诚秀 蒋玲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550004) 贵阳医学院医院药理教研室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71-74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