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弹性记录仪检测肝纤维化影响因素及稳定性分析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记录仪(FibroScan(R))测量肝纤维化的成功率影响因素及其可重复性。 方法:用FibroScan(R)对637例健康人群、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共进行1201次肝脏硬度测量。对同一检测对象,两位操作者分别检测或同一操作者分别进行2次系列检测,每系列检测取10个检测值,取平均值为最终检测值。分析评价体重指数、性别、年龄、疾病状态等对检测成功率的影响,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FibroScan(R)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 结果:14例无法获得弹性值,失败率为1.7%。失败率与疾病状况无关,与体重指数(t=3.104,P=0.002)呈负相关。女性成功率较男性低(t=-2.189,P=0.030)。对同一检测对象,同一操作者多次操作或不同操作者进行FibroScan(R)检测,ICC分别为0.970、0.847;对于健康和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受检者,FibroScan检测稳定性下降(ICC分别为0.736、0.639)。肝硬化患者FibroScan(R)弹性值与相关并发症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 结论:FibroScan(R)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稳定性良好;高体重指数降低操作成功率;高弹性值可能预测肝硬化并发症及肝功能状态。
FibroScan 肝纤维化 瞬时弹性记录仪 最终检测值 并发症 肝功能
李林芳 戴林 张琪 陈永鹏 冯筱榕 郭亚兵 侯金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510515)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77-80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