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胃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HVD)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经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中CD34标记的肿瘤HVD,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CD34表达于大部分毛细微血管,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最高区域多为肿瘤细胞浸润的前缘部位。胃癌中MVD(30.2±6.3)显著高于胃癌旁组织(13.1±1.6)和正常胃组织(6.5±2.7),P<0.01。胃癌HVD与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胃癌高MVD组5年生存率为21.9%,显著低于低MVD组(42.9%),Kaplan-Heler生存率分析,Logrank=6.24,P<0.05。 结论:肿瘤MVD可作为评估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胃癌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王鸿程 陈立武 杜建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州 350003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州 350003 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州 350108

国内会议

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2008年学术年会

福州

中文

141-144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