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汉晋时期鄂西北地区的民族杂居

鄂西北地区位于汉水中游,地势平缓,汉水两岸分布有冲积平原。水量丰富,适宜于古代先民的居住、耕作,早在十几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在该地区先后发现有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我国古代南方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周王朝建立后,先后分封了一批同姓及与其有过联盟关系的部族在这一地区建国,楚国兴起后,这一地区诸国先后为楚所灭,设置县邑直接治理,如鄀、邔、卢等,是楚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春秋后期,楚都就一度迁至鄀邑。本文依据史料文献分析了鄂西北的自然环境及汉晋时期的民族杂居现象,

汉晋时期 鄂西北地区 民族杂居 历史地理 文化遗址

夏日新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国内会议

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武汉

中文

73-77

2008-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