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变化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指脑卒中后患侧肩部、手指、腕关节疼痛,其关节活动受限、血液流动障碍并导致皮肤发红、发绀、温度增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僵直、皮肤及肌肉萎缩或痉挛;患者可因疼痛而不敢活动患侧上肢,同时又因其固定肩关节的肌肉松弛,从而使肩关节处于半脱位状态,严重影响了患者瘫痪上肢的功能恢复。因此,肩-手综合征已经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目前关于肩-手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诊断也无金标准,缺乏特异性和灵敏度很高的实验室诊断。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脑卒中后的肩-手综合症患者进行肌电图(Electromygraphy,EMG)和神经电图(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运动神经传导检查;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感觉神经传导检查),为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提供电生理诊断依据,并对其发生发展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 发病机制 临床诊断
张静 欧阳静萍 陈静
武警湖北总队医院康复理疗科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62-68
2008-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