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探讨

本文对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问题进行了探讨。食物中毒属于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各种类型的食物中毒中,又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多见。据中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报道,其对13个监测地区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爆发上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十年间共上报5770件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涉及的患者人数达162995人。其中,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涉及人数最多,分别占总体的38.5%和50.9%。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31.1%)为主要的病原物质,其次分别为沙门菌(17.9%)和变形杆菌(14.0%)。根据属地管理原则,食物中毒的检验任务主要由基层疾控中心承担,而全国大多数基层疾控中心由于缺少如PCR仪、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荧光酶标免疫测试系统等先进的检验设备,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依然采用传统的培养来完成。虽然传统的分纯鉴定方法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的“金标准”,但其检测周期长,不能满足日益严峻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和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特别是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对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度重视,给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食物中毒 微生物检验 疾病防控 菌株鉴定

滕毅 钟廷国 张朝云 谢志梅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 610100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微生物检验教研室,成都 610041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卫生检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65-166,167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