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紫色土坡面壤中流在侵蚀产沙中的地位与作用

鉴于已有研究注重地表径流作用下的坡面侵蚀产沙、养分流失等问题,而忽视普遍存在的壤中流在侵蚀过程中的作用,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法,在5.0 m长、1.5 m宽、6个不同坡度(10°、15°、20°、25°、30°、35°)的径流小区上,通过3个不同的降雨强度(1.0 mm/min,1.5 mm/min,1.8 mm/min),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坡面壤中流在侵蚀产沙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色土地区壤中流普遍发育,壤中流和地表径流在总降雨量中所占的比例随雨强和坡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相同坡度情况下,壤中流占总降雨量的比例随雨强的减小而增大,在雨强相似的条件下,壤中流占总降雨量的比例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地表径流并不是紫色土地区产生土壤侵蚀的唯一动力,降雨击溅以及坡面冲刷导致的面蚀和片蚀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普遍存在的壤中流在土壤侵蚀尤其是重力侵蚀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促发作用,甚至由壤中流促发的侵蚀量要远远高于片蚀、沟蚀等坡面侵蚀形式。

紫色土地区 坡面壤中流 侵蚀产沙 地表径流 人工模拟降雨法

丁文峰

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武汉 43001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

西安

中文

110-115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