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生物防治措施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分析
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破坏力强、预测困难、分布地区广泛等特征,汛期强暴雨常易诱发泥石流,有时呈现群发性,加剧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使小流域的水质进一步恶化等,对小流域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从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建设的基本思路出发,根据北京山区泥石流资料,分析了泥石流的发生对流域生态系统中水土因子、清洁小流域的水污染源等造成的影响以及生物防治措施在防治泥石流的基本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泥石流生物防治措施在清洁小流域建设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不仅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而且还可以降低水流的污染物含量等。并结合“三道防线”,对泥石流的生物防治措施进行了功能分区,这对清洁小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泥石流 生物防治 生态清洁 小流域建设 生态修复 生态保护
王乐 张志东
北京师范大学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203-208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