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治理和修复技术在城市湖泊中的应用
本文以深圳市荔枝湖为例,通过1年现场水质连续监测,分析典型城市湖泊污染物的不同来源,以及针对不同污染物种类和来源所采用的不同治理和修复技术,并比较其去除效果。最后,通过模型计算表明,在雨后治理工艺需连续运行3.05d,可将湖内TP在设计条件下(0.2mg/L)降低到治理目标(≤0.1mg/L);旱季Chl-a浓度较高(40μg/L)时,则需要湖水大循环一次可降低至30μg/L。
城市湖泊 污染物来源 水环境治理 水环境修复 模型计算
毛献忠 桂安 陶益 龚春生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工程与管理研究中心,广东深圳 518055
国内会议
贵州
中文
201-207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